独立门
1895年2月(高宗32年),以从美国归国的徐载弼博士组织的独立协会为中心,毁坏了象征事大主义的迎恩门。为了向国内外宣布我国是与中国、日本、俄罗斯及此外的西欧列强一样的自主独立国家,决定在那里兴建独立门。自1896年起,开展了全民募金运动,并初次用了人民为国家捐的捐款来开始修建独立门。独立门作为我国的第一个西洋式建筑物,是以法国的凯旋门为模型而修建的。它有14.28m高,其长为11.48m,用了大约1,850块白色花岗岩(45cm*30cm)建成的。
中间采用的是拱形的红霓门样式,并把象征大韩帝。国皇室的李花纹理刻在防牌摸样的纹样板上。内部左侧是通往顶部的石梯。另外,在门的上部雕刻了用韩语写的独立门,反面刻上用汉语写的独立门。
设计基于徐载弼的构想,在德国公使馆的技术人员史维斯的帮助下,完成了详细设计图。工事监督由朝鲜人沈宜硕承担,雇用中国劳务者来施工。自1896年11月21日开始建工,1年后于1897年11月20日完工。总修建费为当时的3,825元韩币。
独立门于1963年1月21日被指定为史迹第32号。原来的独立门,位于现在的东南侧70m处,曾是十字路口的中心。兴建城山大路的时候,于1979年12月31日搬到现在的位置并恢复了原样。并在原来的位置,埋下了一块刻着"独立门址"的标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