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到主要内容
  • 申请订阅首尔新闻 刊物
  • visiting seoul?
T T

汉阳都城

都城的历史

首尔 汉阳都城

首尔 汉阳都城 [史迹]

汉阳都城是为标示朝鲜王朝首都“汉城府”的界标, 象征其权威并防御外敌入侵而筑起的城墙。汉阳都城于太祖5年(1396), 沿白岳(北岳山)•骆驼(骆山)•木觅(南山)•仁王的内四山山脊而建, 随后又经多次改建。在现存的世界都城中, 平均高约5~8m、整体长约18.6km的汉阳都城是履行都城作用最久(1396~1910, 514年)的一座城。

汉阳都城设有四大门和四小门, 四大门为兴仁之门·敦义门·崇礼门·肃靖门, 四小门为惠化门·昭义门·光熙门·彰义门。其中, 敦义门与昭义门已灭失。为了将水渠接至都城外, 兴仁之门周围设有五间水门和二间水门。

都城 历史

汉阳都城镂刻着整个韩国历史

汉阳都城镂刻着整个韩国历史 汉阳都城继承了自三国时期以来韩民族发展的筑城技巧与城郭构造, 朝鲜时期城墙修筑技术的变迁、发展与其过程原封不动地融入其中。这里是一处特殊的文化遗产, 既保留着初次修筑时的面貌, 也保留着之后经过修缮与改建的面膜, 环视城墙就能够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汉阳都城首次完工时间约为620年前 从太祖5年(1396)阴历1月9日到2月28日历经49天, 随后又从8月6日到9月24日历经49天, 共98天、动员全国百姓197,400人建成了汉阳都城。整个施工区间(总长为59,500尺)分为97段, 每段600尺, 各段按照千字文顺序赋予名称, 之后分成各郡县。太祖时期, 首次建成时, 平地由土城堆砌, 山地由石城堆砌。世宗时期改建后, 用土堆砌的区间也改为石城, 随着岁月的流逝, 部分城墙出现坍塌。肃宗时期, 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与改建, 之后也经历了多次整修。筑城时, 部分石头上留有施工记录, 记录指出在太祖、世宗时期, 刻有区间名称与相关郡县名称, 到了肃宗之后, 记下了监督官、技术责任人、日期等, 公开了责任所在。

汉阳都城在现代化进程中遗失了很大一部分原貌 1899年, 随着连接都城内外的电车的开通, 城门首当其冲地失去了其作用;1907年, 应日本王世子的访问, 为拓宽道路拆除了崇礼门左右两边的城墙;之后在1908年, 平地上的大部分土墙被拆。同样, 汉阳都城的城门也难逃一劫。昭义门于1914年被拆;敦义门于1915年被当作建筑材料售出;光熙门的门楼于1915年坍塌;惠化门的门楼于1928年被拆, 部分城门与城墙于1938年被拆;1925年, 日帝在南山朝鲜神宫与兴仁之门附近建设京城运动场时, 也曾拆除附近城墙, 将城墙的石头用作石材;民间百姓临近城墙建房, 毁坏了城墙;解放后, 随着道路、住宅、公共建筑、学校等的修建, 城墙再次被毁。

汉阳都城的重建始于1968年一•二一事件发生后的肃靖门附近, 于1974年开始扩至整个区间。 然而, 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很难恢复原貌。过去, 着重连接断开的区间反而使周边地形与原石材遭到损坏的情况较多。首尔市为了完整保留汉阳都城的历史性, 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于2012年9月设汉阳都城图鉴, 于2013年10月开始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汉阳都城保留•管理•利用计划。

汉阳都城截止2014年, 整体区间的70%、总长12.8km(以2014年为准)被保留或重建。 惠化门、光熙门、肃靖门虽已得到重建, 但惠化门与光熙门不得不被重建在其它地方, 而非原址。为找回原貌需要市民们将智慧凝结在一起以及相关筑城技术等发掘无形资产的努力。

岗字六百尺刻字城石
[岗字六百尺刻字城石]
南山 J-Gran House建筑物筑台上发现了刻有“岗字六百尺”的城石, 意为在汉阳都城的97个区间中这里是岗字区间600尺的起点。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刻字城石的原本位置却成了一个谜。因为随着南山 J-Gran House的建造, 城墙被拆, 拆下来的石材被用作建筑筑台。
南山会贤角落汉阳都城挖掘现场
[南山会贤角落汉阳都城挖掘现场]
南山西北角是日帝修建朝鲜神宫拆毁城墙的区间。在2013年的挖掘中, 发现了被掩盖在地下的部分城墙(91m)。太祖时期首次堆砌的石块以及世宗、肃宗之后修缮的层层石块, 为汉阳都城600年的历史作证。

承载 生活

600多年来起着首尔城墙作用的汉阳都城, 给都城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600多年来起着首尔城墙作用的汉阳都城, 给都城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600多年来起着首尔城墙作用的汉阳都城, 给都城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敲响普信阁钟楼上挂着的大钟, 通知百姓城门的开关时间。清晨33下, 傍晚28下。清晨敲钟被称作 “罢漏”, 傍晚敲钟被称作“人定”。百姓们也根据钟声开关自家的大门, 城门的开关时间支配着城中百姓们的生活节奏。

汉阳都城既是区分首尔与地方的界线, 也是生死界线。 无论是王还是百姓, 生命结束后必被埋在城外, 对于首尔百姓来说, 都城如同生命的证物。

对于来自远方的进京者来说, 汉阳都城是喜悦的象征。 正是有这些几天几夜徒步而来的进京者, 才有了远望汉阳都城时“终于抵达汉阳”的那种如释重负之感。尤其是对于进京赶考的儒生来说, 为了进入都城, 不分昼夜, 挑灯夜读, 汉阳都城的意义显得与众不同。因此, 在进京赶考的儒生中, 有很多人都围绕汉阳都城一圈, 希望自己能够中榜。之后, 这一行为传至都城百姓, “巡城游戏”随之诞生。正祖时期, 学者柳得恭在《京都杂志》中称巡城游戏是“围绕都城一整圈, 欣赏城内外美景的游戏”。其子柳本艺(1777∼1842年)在《汉京识略》中记载道, “到了春夏, 汉阳百姓成双成对, 围绕都城一圈, 欣赏城内外美景。

汉阳都城既是分开首尔与地方的界线, 也是将两者合二为一的媒介。 由于都城内禁止采石, 筑城所需要的石材均从城外调运。除了城墙之外, 还堆砌在白岳•骆驼•木觅•仁王的山脊之上, 这些石材均来自北汉山与峨嵯山等地。汉阳都城就这样连接着内四山与外四山, 统一着城内与城底十里。

以汉阳都城为中心的都城防御体系。 汉阳都城在防御方面没能起到自身作用, 无论是壬辰倭乱、丙子胡乱等外敌入侵时, 还是内乱中, 都没有展开过护城之战。王与统治者弃城而逃, 百姓苦不堪言, 在民间甚至还出现“辛苦筑城却无用”的怨声。英祖27年(1751)9月11日, 王颁布了“护城为百姓, 若有变乱由王首登城上, 与百姓共抵外敌”的守城纶音, 下定决心坚守都城。并为都城百姓制定各自的负责区域, 使百姓们在变乱时可拿起武器守卫自己负责的区域, 就这样诞生了以都城百姓为主体的都城防御体系。

惠化门
[惠化门]
都城外的惠化门全貌。惠化门是从汉城通往议政府与抱川的重要通道。 * 惠化门旧貌 | 韩国国立博物馆目录
骆山区间
[骆山区间]
目前首尔的范围已越过内四山的界线, 扩至外四山。600年前的汉城府外城界线——汉阳都城, 如今已成为首都首尔市中心的文化遗产

展望 未来

汉阳都城是继承并发展高句丽时期同时筑建山城与平地城的筑城体系与技巧的城。

汉阳都城是围绕宫殿的宫墙, 与北汉山城、南汉山城一同守护都城。汉阳都城在首次筑建后, 又经历了多次修缮、改建, 城墙上完好地保留着修缮与改建的历史。 通过各块石头上刻下的字迹与各时期石头的样子, 能够得知筑城时期与筑城技术的发展过程。因此, 汉阳都城的本身就是一个博物馆。

太祖时期的都城建筑(1396)
太祖时期的都城建筑(1396)
1396年1月与8月, 经过两次施工建成都城。山地堆砌为石城, 平地堆砌为土城。石材是由天然石粗制而成。
世宗时期的都城建筑(1422)
世宗时期的都城建筑(1422)
1422年1月都城被重新整建, 平地的土城被修建为石城。石材形同玉米粒。
肃宗时期的都城建筑(1704~)
肃宗时期的都城建筑(1704~)
数次将坍塌的区间重新堆砌起来,石材的大小规定为长宽各40~45cm, 从而使城墙更为坚固。
纯祖时期的都城建筑(1800~)
纯祖时期的都城建筑(1800~)
采用长宽约为60cm的正方形石材精心筑城, 城垛上有刻字城石。(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

汉阳都城是与自然一体的特殊人工建筑物。 在完好保留自然界线的同时, 按照地形筑城, 由此可得知尊重自然是韩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这样堆砌的城随着岁月的流逝, 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成为文学与艺术的对象。

汉阳都城在现存的世界都城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 千万人居住的大都市里保留着如此规模的古老城郭, 这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尽管存在已被毁坏的区间, 但目前整体的70%基本复原。

汉阳都城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得到认证, 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记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暂定目 将汉阳都城载入世界文化遗产, 既展现出保护祖先留下的“首尔象征”不再遭到破坏的决意, 也体现了保护都城周边自然景观与历史景观, 将其留给后代的决心。同时, 反省过去没能完好守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保存文化遗产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与这一文化遗产和谐共生的市民们的关爱。

都城的遗产价值

文化遗产概要

  • 文化遗产名称 : 汉阳都城
  • 地址 : 大韩民国首尔市钟路区玉仁6街26-19(钟路区、城北区、中区、龙山区、西大门区)
  • 分类 : 文化遗产
  • 地理坐标 : N37 59 31.45 / E126 97 31.24

1) 卓越的汉阳都城普遍价值

首尔汉阳都城在五百多年间保护了景福宫、官厅、社稷坛与都城内的老百姓,象征了国家中心与首都。汉阳都城继承了独创的韩国型都城制度,融合了古代高句丽平壤城与高丽开城的平地城与山城,反映了东亚儒教秩序与象征体系。

1396年招募全国各地数十万人建成的汉阳都城,在世宗、肃宗年间开工后维持至今,其筑城过程记录在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等历史书籍。在城壁上可以看到各时期的铸造技术变迁。围绕城市内四座山的山脊与平地的汉阳都城,反映了风水地理思想,

与周边地形相和谐的同时,成为了都城老百姓娱乐空间与文学、绘画、民宿背景。今日汉阳都城作为一千万人口城市首尔所含有的历史遗产,自然中的城市景观与城市里的历史景观相和谐,继承600多年历史。以这些特点作为基础,卓越的汉阳都城普遍价值可以定义为如下;

围绕城市老城区的城市规模城廓遗产
首尔汉阳都城拥有韩国都城独特的地位与形式,起源于高丽时期的都城形式,位于平壤城与开城都城的延长线上。 平地城与山城结构相结合的城廓内部,显示韩国传统的都城系统与筑造方式,拥有景福宫、宗庙、社稷坛、市场和居住设施等。
积累600年历史的文化遗产
首尔汉阳都城保持门楼与城廓原貌,在此可以确认建筑时当时的朝鲜时代都城形式的传统与文明。总长18.627公里中12.854公里仍然维持原貌或保存复原状态,使得都城成为现存的世界首都城廓遗产中最大规模,并其他区间中部分仍留下为地下遗产。首尔汉阳都城作为东亚地区历史最长的朝鲜王朝首都,维持了都城的形态与功能,留下了各时期的筑造形态和修理技术等当时的历史证据、记录与现存的世纪遗产。
与地球相和谐而建立的文化遗产
首尔汉阳都城的位置基于风水地理与韩半岛的地形决定,沿着内四山的山岭建设了其城廓。在以石材筑城的城廓内部组成板筑层等,展现与地形一致的筑造技术。城廓应用自然地形建立,因此内四山的曲折与都城的内外部都可以同时瞭望,城市景观十分美丽。
以匠人精神建成的文化遗产
来自朝鲜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建造了首尔汉阳都城,在每个区间刻有参与筑造的匠人姓名。为了保存首尔汉阳都城,保留了城内四座山的地形,为了维持城市内的河川,管理了山区的水质。在朝鲜王朝500年间,留下了以汉阳都城门楼与城廓作为主题的多数文学作品与绘画作品。汉阳都城与居住在汉阳的人们生活有密切关系,做出了首都老百姓生活空间的功能,又是信仰、仪礼、文艺、娱乐场地。

2) 真实性

在朝鲜王朝五百多年间,首尔汉阳都城经过建设、重建与修理过程维持并管理原貌。通过城廓形状与设计,可以了解维持管理过程中的各时期材料与筑造技术,因而能够确认五百多年历史层位。与此同时维持与地形一体化的建筑铸造方式,一次能够确认与城内四座山有密切关系的城廓遗产的真实性。

在2008年因火灾消失了首尔汉阳都城具代表性的建筑崇礼门的一部分,但以原有的实际测量记录作为基础,由匠人的传统技法进行了复原。

与兴仁之门一同,可以确认都城城门建筑的原貌与真实性。被指定为文化遗产的首尔汉阳都城与城内四座山地势相和谐,保存好城廓区位、制度=城廓筑城技术、城廓设施等。今日位于首尔市中心,仍然维持作为都城境界的历史价值与场合的意义。

3) 完整性

首尔汉阳都城以韩国的独创性都城形式建立,从规模角度而言,韩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廓,全体规模中约70%维持管理城廓原貌或遗址。并且,在此可以确认城墙与城门、暗门、水门、烽火台等,组成首尔汉阳都城的城廓设施。

并且,在首尔汉阳都城内部保存组成都城的宫殿、宗庙、社稷坛等主要建筑。目前汉阳都城被指定为国宝、宝物与史籍,管理为国家级文化遗产,通过彻底的考证,为复旧城廓残存部位及毁损部位做出可持续的努力。首尔市建立汉阳都城综合保存管理及应用计划,以相当于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方针水平的标准保护汉阳都城。

巡城介绍

首尔 汉阳都城[史迹]

汉阳都城是为标示朝鲜王朝首都市中心, 象征其权威并防御外敌入侵而筑起的城墙。汉阳都城于太祖5年(1396), 沿白岳(北岳山)•骆驼(骆山)•木觅(南山)•仁王的内四山山脊而建, 随后又经多次改建。在现存的世界都城中, 平均高约5~8m、整体长约18.6km的汉阳都城是履行都城作用最久(1396~1910, 514年)的一座城。

map
白岳区段查看详情
自彰义门经肃靖门、马岩咨询处、卧龙公园至惠化门的区段 (难易度:高)
兴仁之门区段查看详情
自兴仁之门经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光熙门至奖忠体育馆的区段 (难易度:低)
崇礼门区段查看详情
自白凡广场经崇礼门、昭义门遗址、贞洞至敦义门遗址的区段 (难易度:低)
骆山区段查看详情
自惠化门经洛山公园、汉阳都城博物馆、东大门城郭公园至兴仁之门的区段 (难易度:低)
南山(木觅山)区段查看详情
自奖忠体育馆经奖忠体育馆后街、木台阶路、N首尔塔至白凡广场的区段 (难易度:中)
仁王山区段查看详情
自敦义门遗址经月岩近邻公园、仁王山巡城路至彰义门的区段 (难易度:高)